《駱駝祥子》是作家老舍所著的長篇小說,是老舍的代表作,也是現(xiàn)代文學史上最優(yōu)秀的長篇小說之一,自問世以來,已被譯成十幾國文字。《駱駝祥子》以舊北平為背景,描寫了一個外號“駱駝”名叫祥子的人力車夫的悲慘遭遇,反映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層的廣大勞動人民的痛苦,暴露了舊社會的罪惡。
用愛抵抗生命的沉淪
——讀《駱駝祥子》有感
劉瑞琴
《駱駝祥子》這部小說,如一面鏡子,映照出舊時代北平城里人力車夫祥子由奮發(fā)向上到最終墮落的全過程。當我以一名教育者的目光審視這曲悲歌時,祥子那被黑暗吞噬的身影,便不僅僅是一個底層人物的沉淪,更像一記警鐘,在教育的殿堂中震蕩出深遠的回響。在教育這片天地中,唯有用愛守護心靈的微光,才會抵抗生命的沉淪。
祥子的墮落,無異于一種緩慢而殘酷的“教育”歷程——北平這座巨大的“課堂”,以烈日暴雨為教材,以欺騙壓榨為教鞭,用一次次無情的打擊塑造著祥子的靈魂。他那“像一棵樹,堅壯,沉默,而又有生氣”的挺拔身軀,最終被生活的重軛壓彎了腰;他那“就是拉自己的車”的樸實夢想,也終被現(xiàn)實碾得粉碎。這具軀體的沉淪,映射著精神堡壘的坍塌——社會這所“學?!钡恼n程如此冰冷,只教會了他自私、狡黠與絕望。當他在街頭如行尸般踉蹌,我們看見的不僅是勞動者的悲劇,更是整個社會教育的失敗,一種深植于黑暗土壤里的“異化”教育,最終扭曲了人心中最寶貴的良善與希望。
祥子被“教壞”的過程里,劉四爺與小福子這兩顆隕落的星,尤為刺目。劉四爺這類人,如同教育中陰暗面的化身,他掌控著人和車廠,用市儈與冷酷的處世哲學給祥子上了現(xiàn)實一課,暗示著“規(guī)矩”與“剝削”的嚴酷現(xiàn)實。而小福子那“像被霜打了的樹葉”般無聲飄零的生命,則昭示著環(huán)境對美好品質的摧殘——她純善的靈魂在貧瘠的土地上過早凋零。當祥子眼睜睜看著小福子被拖入“白房子”,那一聲無聲的嘶吼,是良善被黑暗吞噬時的絕望吶喊。這雙重悲劇如兩記重錘,擊碎了祥子心中最后的光亮,也警示我們:教育者若不能守護人性中珍貴的良善,任其被環(huán)境之惡浸染,則祥子式悲劇將如幽靈般不斷重現(xiàn)。
作為教師,我常想:若祥子生命中出現(xiàn)過一盞微弱卻堅定的燈火,結局會否不同?我們教育者,正是那點燈人。在復雜的社會課堂中,學校應是守護精神家園的最后堡壘。面對如祥子般在命運泥潭掙扎的孩子,我們應如老舍筆下那位雖然貧窮卻仍竭力維護學生尊嚴的私塾先生,傳遞知識與溫暖,更在孩子們心中點燃真善美的信念。
誠然,我們不能為每個孩子鋪就坦途,卻可以成為他們精神的守護者,教他們識別生活的風雨,在心靈深處筑起抵抗侵蝕的堤壩。祥子被“教壞”的故事,是一面血淚浸染的鏡鑒,提醒我們:教育之燭若熄滅,黑暗將吞噬無數(shù)個“祥子”。教育者最神圣的職責,恰是在混沌現(xiàn)實中守護每一顆心靈的火種,讓“祥子”們即使身處胡同深處,也依然能夠自律自愛,能夠看見頭頂?shù)男枪狻潜闶巧械南M闶腔钪淖饑?,是抵抗生命沉淪的最后一道防線。
教育的偉大事業(yè),不在于提供萬無一失的庇護所,而在于賦予心靈在風暴中挺立的力量,在黑暗中辨識微光的能力——自律自愛,便是人類永不屈服的尊嚴本身。